Monday, November 24, 2008

關於「跨界」的一點想法

「跨領域結合」,是最近踢踏舞的熱門詞彙。從「音踏聯合計劃」到舞工廠接下來的製作「踢踏效應」,節目單的宣傳上都可以看到這個辭彙。包括現在,我自己手頭上也接了一場在國家劇院實驗劇場的演出,其中有一小段踢踏舞跟南北管表演的跨界結合。

「跨界」,看來新奇的字眼,卻是高深莫測,陷阱重重。在我自己跟南北管跨界的經驗中,從一開始的茫然,到問題的出現,以及最後的解答(希望不會是為時以晚……),「跨界」這項行為的實際目的是讓我更深入了解踢踏舞這門藝術的本質,因為在實驗的過程中,我一直再問自己:最重要的是那條「界線」在哪裡?有些線是跨不得的,而有些線看似跨不得,但實際上卻是「極限下的創造」,這才是激勵創作者的動力。我個人主觀認為,就創作的角度思考,「跨界」不應該是一場表演的軸心,為「跨界」而「跨界」,那也不過是兩個元素的結合,稍嫌淺薄。

在此以我個人正在進行中的「踢踏舞與南北管跨界」為例,一個半月前我從音樂作曲超然兄處拿到表演音樂,開始至今,我在上週才開始聽懂超然兄的音樂。從拿到音樂時的不之所措,到沮喪,到現在的一線曙光,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真正開始感覺到那條依稀模糊的界線,也開始覺得有趣好玩,開始享受迎面而來未知的挑戰。

這是「跨界」才能享受的特別待遇,但別已以為這是結論,因為真正的「跨界」才正要開始。

在我手頭上的音樂,是中國傳統打擊樂器融合西方大提琴,踢踏除了要有節奏外,導演要求還要演戲,所以我編的這段東西要能聽能跳能演,最重要是要「能看」!!在一次又一次編排、修飾、重來,一個月來只編了四小節。在這種狀態裡,我觀察思考與體會,踢踏舞的本質究竟是什麼?踢踏舞在劇場裡的位置如何安置?踢踏舞語言跟音樂的強烈關係﹙聽覺﹚?踢踏舞的表演可能﹙視覺﹚?在這次的「跨界」裡,踢踏舞不是主角,它只是整齣戲的一個元素,如何恰如其份的展現,又不失其風采,真是一門功課。所以「跨界」這項行為所產生的效益是,借由其它可變動的元素,讓我重新回頭思考不變的元素 --- 踢踏舞,這才是「跨界」的目的。

這麼說來「跨界」不應只是一個行式甚至也不是一個結論,而是一個創作者對本體持續深入了解的手段與行為。

No comments :